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风采丨德阳优秀学子的成长秘籍②

德阳教育 2024-04-29

艳阳、蝉鸣、落霞
热烈而滚烫
高考、青春、梦想
炽热而沸腾
这个夏天
德阳高三学子
唱响青春之歌
描绘青春之图
书写青春之彩
数年寒窗,硕果在前
永握胜券,向阳而生
他们的青春在盛夏中闪闪发光


目前,高考录取工作正在进行。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少年们褪去青涩,满怀期待,勾勒未来,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即将前往更广阔的舞台,绽放更加绚丽的青春之花。

《青春风采》栏目即日起推出《德阳优秀学子的成长秘籍》系列报道,聚焦2023年被高校录取的部分优秀高三学子,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领略他们的青春风采,感受他们的青春力量。

本期聚焦的4名优秀高三学子是:

刘兴妤:德阳中学毕业、被北京大学录取
张怡然:德阳中学毕业、被清华大学录取
刘校兵:德阳天立学校毕业、被北京大学录取
邹文杰:德阳天立学校毕业、被清华大学录取



刘兴妤在思考中感受探究钻研的乐趣


手握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未来的模样在眼前逐渐清晰,德阳中学高2020级考生刘兴妤成功打卡梦想。站在高考这一经停站回望三年旅程,风光无限,是人生美丽的注脚。
正视问题,逐梦前行
“初见‘今天我以德中为荣,明天德中以我为荣’这句话时,我还只是稚嫩的小学生,如今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对刘兴妤来说,这句话点亮了初中、高中六年的学习时光,在漫漫且艰辛的学习道路中,更是这句话点燃了梦想的熊熊火焰。


“他是个能吃苦的孩子”这是班主任罗老师对他的评价,怀揣热忱之心才能吃得了苦。“一诊”考试,刘兴妤的发挥不尽人意,在与罗老师交流后,他听取罗老师的建议,开始正视自己的劣势学科,梳理学科中还较为薄弱的知识内容,制定计划,反复训练,攻坚克难。
勤学好问,奋进力行
“高三时,老师就是我的好朋友,上课仿佛是和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我喜欢向老师们问问题,老师有问必解答。”问题是思考的阶段性成果。“你能发现他在问题时眼神里带着光亮”数学周老师回忆,在思考中,刘兴妤感受到了探究钻研的乐趣,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 

▲刘兴妤和妈妈参加学校组织的远足拉练活动
“刷到好题、妙题,我喜欢记录下来,并在一周后再次练习。”学习没有捷径,刘兴妤总结老师传授的技巧,课后将知识点进行思考、再加工,最后以最简单的形式总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与反思所得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与提升的基础。
温暖相伴,感恩同行
六年弹指一挥间,却以其万点星光让刘兴妤的中学时代永远闪耀。刘兴妤在德阳中学感受到了相守相伴的温暖。“学校开展了很多很有意义的活动,少先队退队仪式、高一的军训和高三成人仪式都让我印象深刻。我的老师们经常鼓励我,对我满怀信心。没有他们,我很难在失败中重拾信心”,刘兴妤回忆着自己的中学时代。


▲刘兴妤(右一)参加成人礼仪式,与语文老师合影
在学校的支持及老师的鼓励下,刘兴妤也尝试过更高更广的学习平台。“我参与过强基计划、数学竞赛辅导和一些科技创新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的眼界不断扩大”。在课余时间,刘兴妤特别享受乒乓球运动带来的轻松愉悦,他说在体育课上和同学一起打乒乓球是自己最放松的时刻。
回顾在德阳中学的学习时光,刘兴妤说:“感谢六年来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良苦用心,为我提供奋斗的学习氛围、成长的良好环境,亲切又热情、朴实又温暖的爱,我将始终感念!”






张怡然

坚守梦想,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拿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通知书的这天,张怡然高兴地说:“我是学美术的,清华大学这个专业是我的目标,今天我超级开心。”
谈学习: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坚持
从高一下期决定学习美术后,张怡然便选择从理科转到文科。面对新的班级和学习方式,她始终怀着不懂就多问的心态,找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在学期结束时,成绩已经能够在年级上排在靠前的位置。



高二下学期,张怡然离开学校进入美术专业学习,再次返校已是当年4月中旬,此时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将近一年时间没有系统接触过文化课的张怡然,面对文化课成绩大幅下降的情况,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时常感到焦虑。但是在老师的支持鼓励下,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学习,不论什么时候都来得及,只要每天能查漏补缺一点,那也是好的。
与此同时,学校专门腾出一间自习室,成立专班为张怡然突击文化课。每天晚自习,各学科老师都会根据张怡然的情况单独给她布置任务,单独辅导。当年“五一”节3天假期,各学科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依然在学校给张怡然上课、辅导作业。
“集训结束后,张怡然在文化课上花了很多功夫,这个姑娘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坚持,所以圆梦清华,也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班主任老师任大春这样说。
谈专业:艺考不是“易”考
相比从小学习美术的同学,张怡然在高二才正式接触美术。但是既然选择学习美术,她的目标便很坚定。在专业课学习期间,张怡然基本上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两点。



“在联考冲刺的几个月里,大家都很拼命,各学科的专业老师每天也陪我们上课上到很晚”。回顾这一路的坚持,张怡然坦言:“我其实很多次想过放弃,联考前一个月,我都想不艺考了,很想回学校,很想念学校的老师们和每天玩耍鼓励的伙伴们。我觉得自己文化成绩本来就不错,是不是当初自己选错了。”
但最终信念和目标打败了困难和挫折,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老师的关怀和疏导,陪伴她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终在联考中取得了四川省第150名的好成绩,也顺利拿到了清华美院的合格证。
    和大部分一心扑在学习上的高中女生相比,张怡然是一个爱美和追寻时尚的女孩。在父母的鼓励下,张怡然还积极探索其他的兴趣爱好,现代舞、网球、游泳、书法、演讲等她都有所尝试,民族舞十级的她曾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得省市级荣誉。
谈学校:感谢老师的因材施教
对这次取得的好成绩,张怡然很感谢学校的因材施教和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与细致关心。

▲父母与班主任任大春(右二)一起见证张怡然圆梦清华美院
“作为一名艺考生,刚开始我理科转文科落下的课程,都是老师给我‘开小灶’帮我补上的;后面我集训返校后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学校又专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各学科老师也经常利用晚自习、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帮我恶补文化课。有时候我压力比较大的时候,老师们还会跟我谈心。要是没有后期专门的辅导,我文化课成绩肯定不会很高。”言语里张怡然都表达着对老师们的感谢。






刘校兵

另辟蹊径

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当德阳天立学校2023届学子刘校兵手捧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回首高三复习的核心时,他深有感触:只有明悟自己的真正需要并且另辟蹊径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终将开辟自己向阳而生、繁花似锦的康庄大道。
学习:另辟蹊径
刘校兵说,另辟蹊径,明悟己需,首先要明白老师的授课内容针对群体是全班大部分同学,成绩较优或较劣的同学就需要进行“私人订制”,而非随大流。比如课上老师随口一提,刘校兵主观认为可以加以拓展的知识点就课下询问老师相关内容,尽量让自己投入当下,避免心中存有疑惑影响之后的学习。


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刘校兵不局限于课本层面,查找资料时,他本人在翻阅传统的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不走寻常路,偏好网络查找,比如学科网,他时常向慷慨大方的老师借用账号,对点的内容及题目搜索并打印下来为自己“加餐”。
此外,刘校兵不满足于研读本省历届高考知识点,更愿意主动在空余时间尝试其他新高考省份的题型,他认为这即是一种别样的放松,也是对新知识的吸取过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刘校兵认为学习交流十分有必要。与其他水平相近的同学相互交流其实是打破自己固有思维误区的有效方式,同时也算一种别样的放松。
成长:互相扶持
寒窗苦读,一路行来诸多不易,也是师生互相扶持的难忘旅程。
犹记高二上期寒假前夕,将近9个月回不了家,他本以为自己的心已经足够冷静地接受这场风暴,但在“近乡情更怯”时,心中还是不免忐忑,为了倾泻心中苦闷,他找到班主任沈明霞老师,向她诉说学习的压力。说来奇怪,很多想法说出来就感觉好多了,也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


沈老师也对刘校兵同学评价颇高“初见校兵,不多言语,但是时常面带微笑,后来我知道这个词叫‘腼腆’,自此你便是一个稳重、沉默不语的存在,我不想去打扰这份宁静。再识校兵,甚有韧劲,一路披荆斩棘,获得好成绩。自此你便像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给我踏实感。成年校兵,你已够坚定,自信,阳光,多识,有担当,有胆识,有魄力,已经有了抵御风雨的力量。我愿看你展翅翱翔!”
爱好:以歌为友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刘校兵个人喜欢在考试之前相约同学一同押题,顺带复习相关学科知识,同时也收获了一种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的优越感。此外,刘校兵还喜欢与老师谈天说地,在聊天过程中抒发心中的难言情绪。



但在平时周末,刘校兵较为倾向与歌为友,暂时抽离紧张的学习生活,当然不会过度消耗精力,只是浅尝辄止,这样也不会影响新一周的学习状态。不得不说高三的学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方式,解压方式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因为“压力”才是高三的主旋律。
刘校兵说,我们不需要太过重视压力,只需要在放松时全情投入当下,存在于每一个“现在”,即使是睡个午觉或者发个呆都会是很好的解压方式。总而言之,在放松时认真放松,不因学习而焦虑,你正在专心致志去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邹文杰向阳之花,因感恩而绽放
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奔赴远方求学的时刻,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德阳天立学校2023届学子邹文杰满怀感恩之心……
感恩父母:信任和鼓励
一直以来,父母是邹文杰同学成长路上最坚实的支持。从呱呱坠地那一刻的默默守护,到牙牙学语时的殷切期望,来自家庭的爱与陪伴始终同他一路随行。大家常以“十二年寒窗”形容学子读书的不易,而他认为教育更是对整个家庭而非孩子个人的考验。学子能够“寒窗苦读”离不开背后家庭的支撑,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温暖。12年的教育不唯是对学子的考验,也是对父母和家庭的考验。



自邹文杰记事起,其父母虽非满腹经纶但却一直以浅近朴实的话教导他读书上进、明辨是非;虽不能辅导高年级功课,但他们总是在放学后的书桌旁静静守候;虽四处奔波操劳,但总能以热气腾腾的饭菜和满脸笑容迎接放学的他。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邹文杰无条件的爱。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和挫折,他们总是在他身后默默支持。他们从不曾以“别人家的孩子”来指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的信任和鼓励始终是他前行的动力。
感恩学校:关心和关爱
若要问及邹文杰对德阳天立学校的印象是什么,刘伟校长的各种讲话肯定不得不提。每每学习有所困顿,与刘伟校长交流时,平易睿智的话语中总含满满的干货让人收益匪浅。他论及高中乃至人生成功之道时所提“身心合一”,今日回顾也不得不感慨斯言诚矣。印象最深的是高考前的细细叮咛“同学们要带好2B铅笔和透明笔袋,如果喜欢饮料的提前问问监考老师能不能带进去……”原以为的本该高高在上的校长那一刻就像老父亲一样关心、叮嘱着孩子们。



如果有一个人在高三最后的日子让邹文杰倍感温暖,那一定是他最敬爱的班主任沈明霞老师。沈老师无时无刻都在给予邹文杰激励和信任,给予他细致入微的关心与关爱。记得高考前那个失眠的夜晚,沈老师“你没有理由不成功”的鼓励于彼时回荡在邹文杰脑海中,让他顿感安定。在德阳天立学校,还有一群人和邹文杰亦师亦友,他们就是邹文杰的任课老师们。他们身上有洋溢着的独立与理性,有灵魂的活泼和有趣,有早到晚退、以办公室为家的勤勉,有对待课堂一丝不苟的严谨,有无所不知的博识广见,这些都激励着邹文杰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感谢自己:努力和坚持
回忆起了高中拼搏奋进的点点滴滴,回想起当初陷入困顿时的挣扎和痛苦,邹文杰内心深处的那股不甘平庸的决心,让他坚定地走了下来。高三冲刺过程实属不易,每天面对压力和困惑,他曾经感到迷茫和动摇。



在这个过程中,邹文杰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他们的努力和优秀激励着自己。特别是在在最后拼搏的日子里,他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但是每一次的挫折都让他更加坚强,每一次的失败都让他更加成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成功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本文来源:德阳中学、德阳天立学校





●关注|旌阳区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发布

权威发布|“青春留德”一一德阳市16个部门印发重要通知,吸引青年人才来德就业创业

教育动态|绵竹:文明实践促健康成长,多彩活动享“欢乐暑假”

点赞|德阳市实验小学校“红蜻蜓”合唱团获国际金奖

校园采风|感受科技魅力!德阳三中40名学生走进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暑期科学教育实训活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